《地震研究》2019年第3期导读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春城,似乎也进入了雨季,时不时就淅淅沥沥起来。伴随着凉爽的夏雨,《地震研究》2019年第3期也如期而至,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先睹为快吧! 本期共有文章19篇,涉及地球化学、强震动、地形变、地质灾害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学科发展及前沿动态。 重点推荐文章 《关于地震科学实验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通过回顾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美地震科技合作的成果以及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科学实验场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认为地震科学发展要集中攻克关键性科学问题;可以开辟流动实验场,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长期性的科学问题及短期性的科学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沂沭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观测结果分析》一文利用在沂沭断裂带上的安丘—莒县断裂勘选出的5条地球化学观测测线剖面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测线的土壤气体浓度(Rn,CO2和H2)和测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断裂活动性质、活动强度、构造组合和裂隙分布对跨活动断层的地球化学测项测值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地球化学测项测值分布与活动断裂两侧地层结构、类型和密实程度密切相关,跨活动断层不同地球化学测项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下给和天生桥温泉水化学和逸出气CO2释放特征变化》一文为探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下给和天生桥温泉水化学和逸出气CO2的变化特征与其周边断裂及2013年香格里拉MS5.9地震之间的关系,对比研究了这两处温泉1981,2004,2013,2016和2017年水化学分析测试数据,利用2004和2017年2处温泉的逸出气体组成和He,C同位素数据分析了逸出气CO2的释放情况和来源。 本期目录 关于地震科学实验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杨军,王宝善,陈颙 沂沭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观测结果分析 …………………………………………耿杰,付俊东,孔向阳,缪杰,葛孚刚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下给和天生桥温泉水化学和逸出气CO2释放特征变化 …………………………………………李其林,王云,赵慈平,周艺颖,冉华 滇西北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 ……………………………………………………刘自凤,龙锋,彭关灵,赵小艳 2017年云南漾濞MS5.1及MS4.8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测定 ……………………………………………………潘睿,姜金钟,付虹,李姣 2014年安徽霍山M4.3地震异常特征及预测过程总结 ………………王俊,王行舟,周振贵,李军辉,何康,郑海刚,王雪莹,徐如刚 云南丽江观测井水温趋势上升原因分析 ……………………………………………………李利波,邓盛昌,杨永文,毛泽斌 由余震分布确定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 ……………………胡晓辉,盛书中,万永革,梁姗姗,李泽潇,刘敬光,柴光斌 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尾波衰减特征 ……………………………………………………李霞,刘希强,李小晗,赵金花 2018年云南墨江MS5.9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机制 …………………………………………………………………………孙赫,刘传金 GPS约束下川滇地区下地壳拖曳作用及断裂活动性有限元模拟 …………………………………………刘昌伟,常祖峰,李春光,曾平,马琳 2018年兴文5.7级地震和2019年珙县5.3级地震前重力场变化 ……………………………………………………王青华,冯建林,檀玉娟,李洋洋 晋冀蒙交界区重力场动态变化及潜在危险区分析 …………………………………贾宇鹏,郝鹏飞,檀玉娟,李洋洋,李勇江,刘冬阳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连续观测灵敏台站研究 …………………………………………马栋,马利军,侯晓真,屈曼,高晨 陕西乾陵台地球动力学观测硐室的红外热成像 …………………………………………………………………………杨小林,何斌 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前后地质灾害风险对比 ……………………………………………………范强,巨能攀,解明礼,赵建军 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盈,金家梁,袁仁茂 318国道拉萨—日喀则段地质灾害特点与发育规律 ……………………………………………………扶敏,詹涛,许冲,谢超 地震前兆Oracle LOB数据压缩与交换及其访问效率研究 ………………………………………………………………王建军,赵银刚,刘高川 |